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焦点事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

时间:2024-03-1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佚名 []

  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珠三角9市的湾区,在我国发展大棋局上是重要的一子。

  “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寄予厚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晓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国际一流美丽湾区。

  美丽湾区是外在美、内核美、支撑美的统一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是国家部署的重大战略。

  徐晓霞介绍,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绿色低碳是构建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单列一章部署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粤港澳大湾区。

  谈到对于美丽湾区中“美丽”二字的理解,徐晓霞认为,其表象是生态的清洁优美,本质是发展的高质量,内在机制是制度的现代化,概括起来即为外在美、内核美、支撑美的统一。

  结合实际,徐晓霞认为,广东省建设国际一流美丽湾区有着明显优势。从外在美看,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9年全面达标,PM2.5浓度连续5年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劣Ⅴ类断面全面清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92.3%,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的不足20%,提升至2023年的64.7%。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

  从内核美看,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仅为全国的40%左右,单位GDP碳强度累计下降50%以上。全面完成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3%,公交电动化率超过98%,高质量发展的内核驱动力日益增强。

  从支撑美看,广东省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省、市、县全面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全覆盖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碳普惠、碳金融、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政策制度日益完善。

  以合作、创新推动美丽湾区建设

  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模式,打造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这要求广东省抓住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对标国际一流美丽湾区的目标,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徐晓霞告诉记者,广东省创新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工作路径,建立部省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构建由粤港澳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参与的“1+3”合作机制,让“合作”成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的关键词。

  湾区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中,以PM2.5控制为主线,推进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确保完成粤港双方订立的2025年和2030年减排目标。环境健康守护防控行动中,联合港澳建立“无废湾区”建设协调沟通机制,共同探索区域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模式。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中,联合港澳开展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动珠三角城市、园区、企业层面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新。

  除了合作,现代环境治理的创新同样重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推进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及水质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碳监测等系统建设。“我们还在推进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性责任保险、国家环境健康管理等试点建设,支持广州南沙、深圳福田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徐晓霞说。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三地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存在差异便是体现。

  徐晓霞介绍,港澳地区在监测网络、评价体系、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内地差异较大,且三地在创新空气质量评价、跨区域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联合开展海洋执法和应急处置、港口航运信息互通等方面的衔接对接还需进一步探索。

  徐晓霞表示,将从三方面推进,真正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一是进一步拓展深化部省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合作内容,争取更多生态环境领域国家试点在大湾区落地实施。

  二是在原有粤港、粤澳生态环保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更加紧密务实的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聚焦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目标,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海洋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三是创新推动重大战略平台示范先行。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为载体,率先探索试行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推动三大平台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交流合作,强化绿色金融、绿色贸易、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环保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