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人物风采

国医大师邹燕勤:重用补气渗利之品治水肿

时间:2024-11-08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

  

  

  

  

  

  ▲邹燕勤国医大师(1933—)

  邹燕勤,第三届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邹燕勤擅治中医肾系疾病,特别对多发病肾小球肾炎及肾脏的危急重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颇深。

  邹老治肾学术思想主要有:立足维护肾气,兼顾五脏,整体调理;注重运行血气,平衡阴阳,燮理三焦;辨证强调虚实,分期分段,标本缓急;治法主张和缓,平淡之法,方为神奇;用药崇尚轻灵,轻药重投,常用对药;给药途径多样,药食并用,注重保健。现将邹老治疗水肿病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方中重用黄芪、太子参,分别用至50克、40克,重用猪苓及茯苓皮,分别用至40克、50克,轻药重投。7剂后患者全身肿势减半,三诊时体重由180斤减至130斤,由此补气渗利之法的作用可见一斑。

  ●方中补气利水、健脾利水、养阴利水、活血利水、淡渗利水,虽药力轻微,但以重剂出击,轻药重投,起到了良好效果,亦为和缓治法也。

  典型医案

  张某,男,时年60岁,2010年6月30日初诊。

  患者半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渐及全身,至当地医院检查,B超: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肾囊肿,肝大,胆囊壁水肿,腹水;血生化:ALB14.8g/L,Scr85μmol/l,CHO7.74mmol/l;两对半“小三阳”;尿蛋白3+,24h尿蛋白5.2g。

  刻下:全身浮肿,双下肢按之重度凹陷,腹部胀大,纳可,尿少,大便日行2次,夜能平卧,无胸闷气喘,舌质红,苔黄,脉细。

  病机:气阴不足,肝脾肾亏,水湿泛滥。

  治法:补气养阴、淡渗利水法。

  处方:生黄芪50克,太子参40克,生薏苡仁30克,茯苓皮50克,猪苓40克,茅芦根各30克,车前子(包)30克,生地10克,南北沙参各20克,川石斛20克,制蚕15克,蝉衣8克,牛蒡子15克,石苇20克,泽兰泻各20克,川断15克,桑寄生15克,杜仲20克,怀牛膝15克,桃红各10克,陈皮10克,大腹皮15克。7剂。常法煎服,每日1剂。另服院内制剂健肾片,4片,每日3次;甲花片,4片,每日3次。

  二诊:药后尿量大增,全身浮肿大减,腹部明显缩小,体重由原来的180斤降为140斤,尿蛋白减为2+。苔黄,舌质红,脉细。肝肾气阴两虚,治疗有效,踵武前置。原方去南北沙参、桑寄生,加山萸肉10克,女贞子20克,桑白皮15克以补肝肾之阴而助宣肺利水。7剂。

  三诊:肿势明显减退,体重又降至130斤,腹围缩小,但觉药后脘胀,苔薄黄,舌质红,脉细。

  处方:上方去生地、山萸肉、女贞子之阴药,加枳壳10克,佛手片10克,当归20克,赤白芍各10克,枸杞子30克以行气养血柔肝。7剂。加用雷公藤多苷片,10毫克,每日3次以祛风解毒,减少蛋白尿,同时加用联苯双酯滴丸,8粒,每次3次以制雷公藤之毒性。

  四诊:体重减至124~125斤,脘胀缓解,下肢水肿减退,唯足踝部稍肿,大便不成形,日行一次,纳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24小时尿蛋白定量7.78g,血ALB14.6g/L。前方有效,踵武前置。

  处方:7月7日方去山萸肉、生地、女贞子,加荷叶10克,当归20克,赤白芍各10克,枸杞子30克。7剂。带药回当地继续治疗,2周后24小时尿蛋白减少为2克。

  按:明代医家张景岳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调整肺脾肾三脏功能乃治水之常法也,此例不只累及肺、脾、肾,也与肝密切。辨证属于气阴不足,水湿内蕴,治当补气养阴,健脾补肾宣肺柔肝、淡渗利水,方选参芪地黄汤、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方中重用黄芪、太子参,分别用至50克、40克,取其补气生津,并能调节免疫之意。重用猪苓及茯苓皮,分别用至40克、50克,轻药重投,淡渗利湿。首诊后患者服用7剂,全身肿势减半,二诊时体重由原来的180斤减至140斤,再服7剂,三诊时体重减至130斤,肿退明显,由此补气渗利之法的作用可见一斑。邹燕勤的经验是,水肿明显时,淡渗利水药的用量要大,茯苓与茯苓皮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健脾,而后者强于利水渗湿。同时,佐入活血和络之品,俾血气流通,水湿易于下泄。“小大不利治其标”,病虽多端,但先治其溲少身肿,水肿退后,治疗重点转以消蛋白尿为主,体现分期分阶段、标本缓急之意。

  邹燕勤强调:“扶正乃多脏器同治,利水对阴水而言乃扶正利水法,方中补气利水、健脾利水、养阴利水、活血利水、淡渗利水,虽药力轻微,但以重剂出击,轻药重投,起到了良好效果,亦为和缓治法也”。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5187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