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医药知识

好脾胃 养出来

时间:2021-03-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作者:佚名 []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孙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物进入机体后的消化吸收,离不开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所以民间又有“脾胃一虚百病生”的说法。中医常说“脾胃不和”,到底什么意思呢?为何脾胃对身体的影响那么大呢?

  为何脾胃虚易生病

  中医认为,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和“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中医说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可以理解成“人体食物加工厂”。若脾气虚,“加工厂”动力下降,则消化能力下降,表现出不想吃饭,吃后腹胀,甚至是排出的大便里有明显的食物残渣,中医有个专用名词把它叫做“完谷不化”。如果脾气虚、升清无力,“上升运输机”动力不足,会引起头晕眼花、拉肚子等表现;脾气虚日久,水谷精微化生减少,人体气血生成不足,则会出现体倦乏力、面黄肌瘦等;若脾虚,导致向外输送水液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水液停留、聚集于体内,出现体内湿盛、水肿等病症。所以说“脾胃一虚百病生”,在养生过程中保护脾胃显得尤为重要。

  脾胃不和写在脸上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肤色、五官以及一些生活细节,或许就能看出脾胃不和的一些问题。

  面色 面色微黄润泽,称之为有胃气。脸色黯淡发黄可能是脾胃虚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饭后肚子胀,时有腹泻或便溏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气和津液不足,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

  口唇 唇为脾之华。一般来说,唇色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称之为有胃气。相反,如果嘴唇干燥、脱皮,甚至无血色,提示脾胃功能不好。

  睡觉流涎 《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如果脾气充足,涎液就能正常传输,帮助吞咽和消化,也不会溢出。一旦脾气虚弱,睡觉时常会流口水。此外,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功能不好有关。

  睡眠不好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甚至导致白天精神状态不佳。

  养护脾胃怎么做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也是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更易损伤脾胃,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滞的现象。这时候如何应对呢?大家可以试试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稍用力缓缓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结肠部)可稍稍加力。

  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两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则不拘时间、次数,可适当加重力度,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杨璞整理)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ggfw_49562/zsyd/jkzs/t75655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