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人物风采

【以案说医】徐雯:青蒿鳖甲汤治疗小儿暑热案

时间:2021-07-31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

  

  图片

  

  

  

  图片

  

  ▲徐雯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曾某某,男性,2岁6个月,2000年8月7日就诊。

  【发病过程】

  患儿于1月余前因发热、咳嗽而在外院诊治,予以头孢拉定混悬液及清热解表之中药治疗,患儿咳嗽消失,然发热未退,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每于夜间升高,日间渐降,进行血尿常规、ASO、血沉、血培养、肥达氏试验、肺炎支原体等多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断为“暑热证”,曾服用数剂益气养阴之中药均未奏效,故求治于本院。

  【首诊证候】

  主诉:反复发热1月余。

  刻诊:神倦,少汗、口干欲饮,烦躁不安,纳差,多尿,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暑热证。

  证属:阴虚内热。

  治则:养阴透热。

  处方:

  予以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10克、鳖甲10克(先煎)、知母10克、丹皮10克、银柴胡10克、小环钗6克、生地10克、牛膝10克、夏枯草10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

  服药3剂后,患儿体温最高不超38℃,汗出,烦躁减轻,大便已解。药已奏效,守前方继服3剂。

  三诊

  患儿精神转佳,晨起已无热,惟午后低热,口干欲饮、烦躁不安、大便干结等证消失,继用上方去夏枯草、银柴胡、牛膝,加入云苓、谷麦芽、白芍等以善其后,服药10剂后诸证消失而告愈。

  【按语】

  暑热证又称为夏季热,发病于夏季,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其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时值夏季暑热之际,外感热病伤及津液,加之使用清热解表之中药,苦寒伤阴,发汗耗津,更使阴津损伤,虚火内生,发热反复不退;津伤无以上荣故口干欲饮;阴虚不能制约内热,肝火内扰,故烦躁不安;阴液不足,输化失职,则大便干结。

  本案以青蒿鳖甲汤清退虚热,入络搜邪,以透邪外出,加入银柴胡、小环钗以增退虚热之力,夏枯草清泻肝火,加强知母、丹皮清泻阴分伏火之功,牛膝引火下行,诸药配合,共奏滋阴清热,透邪外出之功效。疾病后期更配合健脾柔肝之品以善其后,巩固疗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mymkmj/content/post_343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