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疾病防治

“传播速度”提速,疫苗对德尔塔毒株还有效吗? ( 2021-08-06)

时间:2021-08-12 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

  今夏,国外疫情持续反弹,7月29日美国疾控中心报告披露:德尔塔新冠变种病毒的传播速度和水痘一样高,对于突破新冠疫苗保护的能力更强。

  什么是病毒的“传播速度”

  病毒的传播速度,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新宇表示,病毒传播速度取决于疾病的传播途径,潜伏期的长短,病毒的传播能力(R0),人群的免疫状况,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等多种因素。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急传科主任医师朱奕奕解释,R0指基本传染数,或称基本再生数(Basicreproduction number),是将一个感染者引入完全易感人群而产生的二次感染者的平均数。R0是病毒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R0越大,传播能力就越强。

  广东地区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德尔塔毒株载量与去年的流行毒株相比增加了1260倍,这也是病毒传播能力增强的原因之一。

  美国媒体此前引用美国疾控中心的文件显示,德尔塔毒株的R0为5-9.5,高于之前的新冠病毒株,与常见传染病水痘的R0(8-9)接近,低于麻疹的R0(12-18)。那么水痘的传播能力有多强?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易感儿童接触该病毒后发病率高达90%,可以作为德尔塔传播能力有多强的直观参考。

  潜伏期缩短,传播倍速

  德尔塔毒株传播堪比水痘,为何不见水痘传播?针对网友疑惑,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许多人不见水痘高传播率,主要原因是人群普遍接种疫苗。事实上,在没有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中,这个病的传播力也是极强的。

  朱奕奕表示,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的加快,主要与这种毒株基因变异的特点有关。变异株的刺突蛋白(S蛋白)相比标准毒株有4个变异,其中1处在之前的“阿尔法”“伽玛”“贝塔”变异株都有发现,基因序列的变异可能增强了病毒与细胞结合的能力,从遗传物质上增强了德尔塔毒株的传播特性。

  胡必杰进一步补充,有研究发现人体在接触德尔塔毒株后的4.4天,陆续出现感染症状,而这一“时间窗口期”在去年流行毒株时是7天。时间窗口缩短了,说明传播比较厉害,去年一周时间传一代人,现在一周传两代人,等于加速一倍,两周即可传四代人。值得一提的是,传播速度加速之时,德尔塔毒株毒力其实并未增强,甚至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

  传播速度快,是否重症会增加?

  许多人以为德尔塔毒株因传播速度快,更易导致重症,胡必杰对这一说法进行澄清:以往的SARS病毒、MERS病毒,病死率均较高,感染者一上来发烧症状就很厉害,但新冠病毒初期只有一半人出现发烧,德尔塔毒株流行后,发烧比例更少,疾病的轻症比例有所增加。

  数据说话:南京疫情重症(包括重型和危重型)比例占所有确诊患者4%-5%,而去年以上海地区收治的确诊患者来看,重症占比为15%左右。由此可见,德尔塔毒株的重症率相较此前毒株是下降的。当然目前新冠肺炎重症率低,与我们整体救治能力提高也是非常相关的。

  为何会给人重症更多的印象?胡必杰直言,以德尔塔毒株在印度流行为例,大量轻症患者未被及时检测而被遗漏,重症患者则由于医疗资源挤兑而导致死亡率增加。

  疫苗对德尔塔毒株还有效吗?

  已经接种的疫苗,对传播速度快的德尔塔毒株还有效吗?胡必杰明确,现有数据显示:不管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对德尔塔毒株都依然有效。虽然目前看下来保护率会有所影响,但让重症率减少、住院率减少的效果还是达到的。未来科学家或会研发疫苗“升级版”,更好地提供免疫保障。

  也有很多网友将此次新冠疫情与百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作比较,胡必杰说,近日学界青年人也参与辩论,一方是“别慌张,新冠就是大号流感”、另一方是“别放松,新冠就远比大号流感严重”。在他看来,两者反映了疾病的两个方面。

  新冠与流感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性都很强,疫情暴发都让社会停顿了下来,而毒株也都在不断变异。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当下比百年前针对病毒的认知更快,新冠夏天冬天都会流行,而流感仅局限在冬春季流行。此外,流感有特效药应对,而新冠特效药尚未出现。

  “人类不会彻底清除病毒,只可能实现动态平衡与病毒共存。”胡必杰表示,百年前西班牙大流感最终也不是病毒灭绝,而是流感与人类长时期共存。当下新冠的病死率比去年下降了(总体还是高于流感),未来通过广泛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个人防护,人为使病毒传播速度降下来。新冠病毒病死率低到一定程度,人类可以摘下口罩不再害怕被传染,便是疫情和缓人类生活回归正常之时。

  摘自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sjkw.sh.gov.cn/crbfz/20210806/bbcbb5e39fdb446e81b4bdd9ee14bb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