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一定会发展为结肠癌吗? ( 2021-10-14)
结肠,俗称“大肠”,是一个管腔,所谓“息肉”就是突向管腔的新生物,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有大有小,有的带有长蒂,有的无蒂,有的甚至趴在管腔上侧向生长,镜下看起来有的像米粒,有的像豆子,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草莓。
这些息肉的病理类型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炎性息肉是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导致黏膜增生,增生性息肉发病机制与炎性息肉相似,这两种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其实还有一种特别的息肉,更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所谓的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因为它从形态上看是扁平的,沿着肠壁平铺开来,所以不易发现,尤其是肠道准备不清楚或内镜光源暗不能分辨时,很容易漏诊。
特殊类型的息肉包括家族性腺瘤息肉病、P-J综合征等遗传病,这一类疾病伴有的肠道息肉往往数量巨多,病理也很特殊,同时还并发一些除了息肉以外的其他临床表现,比如P-J综合征会在嘴唇黏膜和指甲末端看到色素沉着;Cronkhit-Canada综合征会有毛发脱落、皮肤色素沉着、指甲萎缩等;Gardner综合征会有多发性骨瘤和软组织肿瘤等。
结肠息肉往往都是体检时查肠镜发现的,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息肉较大,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比如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间变得和往常不一样,或者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便秘或者是腹泻。
结肠息肉一定会发展为结肠癌吗?
并不是所有的结肠癌都是从结肠息肉发展而来,也并不是所有的结肠息肉都会癌变。但结肠息肉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数据统计,大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发展而来的。
从结肠息肉到结肠癌,这个过程大概会多久?
有研究发现,结肠息肉演变为结肠癌需要5-10年的时间,平均10年左右。实际上,临床工作中有不少的病例,即使间隔2-3年定期复查肠镜,还是查到了肠癌,所以说从息肉到癌变这个过程和很多因素有关。
就息肉本身而言,息肉越大(比如大于1cm)、形态越不规则、病理绒毛状成份多或者锯齿状腺瘤、有不典型增生,越有可能短时间内癌变,比如数月到1-2年。
就病理类型来看,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家族性息肉病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
就个体而言,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饮食上喜红肉、喜高脂、喜烧烤、少膳食纤维,生活方式不科学比如睡眠差、压力大、熬夜、情绪焦虑抑郁,这些都是促进结肠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
前面说过,结肠息肉往往都是体检时查肠镜发现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肠镜检查也会有漏网之鱼。
首先,肠镜检查前的清肠过程有点痛苦,做过肠镜的人都深有体会。泻药往往是苦涩的味道,短时间内要大量饮水,会有腹胀甚至呕吐,但是还是要坚持喝,才能不停地排便,最终大便要像清水一样,或者像小便一样,不可以有粪渣。有的患者不重视肠道准备,包括前一天要尽量喝粥,少吃高蛋白或富含食物纤维、多渣的饮食,慢性便秘患者分次肠道泻肚。
另外,由于结肠很长、且肠道并非平坦大道而是像风琴褶皱一样,存在很多隐蔽的角落。即使充分的肠道准备后,肠镜检查也只能看到结肠的70%-80%范围,会有一定的遗漏。
最后,肠镜检查的范围并不是人体全部的肠道。肠镜从肛门进入,依次检查直肠、乙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最后是回盲部,可进入到小肠末端。肠镜检查只是检查全部大肠和一小部分小肠,大部分小肠是看不到的。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结肠息肉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但结肠息肉并不能解释所有这些症状,比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也就是说,并不是息肉治疗好了,这些症状就没了。针对这些症状需要排查其他问题,而不能全都归咎于息肉。
如何预防结肠息肉?
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任何疾病都是有效的。
三餐规律,少吃高脂、油炸食品,荤素搭配,胃需要精细一点的食物,而肠道需要粗纤维的食物。长期饮食高蛋白、低纤维、高脂肪含量食物的人,相比于那些经常吃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的人,更容易得结肠息肉。大量酗酒,长期饮食辛辣、刺激者,容易使肠道发生慢性炎症、腹泻等,从而刺激肠道息肉的形成。所以要做到有效预防,忌烟限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紧张焦虑,适量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乐观的心情。
其次,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本身就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
最后,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常规手段。定期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群体,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个体,1-2年需要查查肠镜。如果发现息肉,及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肠镜,查看是否有息肉复发。复查的频率取决于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越是容易癌变的越是要密切随访。出现大便带血、腹痛、贫血等症状,请及时就诊。
本文作者为上海新华医院消化内科汪余勤主任医师
摘自上海新华医院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sjkw.sh.gov.cn/zl/20211014/e910d002b0854ee8bf5414018563a6d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督导... [2020-09-16]
-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 [2020-09-18]
- 省药监局联合省卫健委... [2020-09-17]
- 凤翔:县市场监督管理... [2020-09-25]
- 省药监局开展秋冬季疫... [2020-09-16]
- 河南积极推动药品第三... [2020-09-16]
- 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09-11]
- 四平检查分局联合市食... [2020-09-11]
- 健全“中华水塔”生态... [2024-11-25]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
- 省药监局召开2024... [2024-11-25]
- 墨卓生物携手世界互联... [2024-11-23]
- “2023—2024... [2024-11-22]
- 金维加赴马鞍山调研指... [2024-11-22]
- 流感季来袭!应对流感... [2024-11-21]
- 全球首款!新品首发!... [2024-11-21]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
- 健全“中华水塔”生态... [2024-11-25]
- 省药监局召开2024... [2024-11-25]
- 墨卓生物携手世界互联... [2024-11-23]
- “2023—2024... [2024-11-22]
- 金维加赴马鞍山调研指... [2024-11-22]
- 流感季来袭!应对流感... [2024-11-21]
- 全球首款!新品首发!...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