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医药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人物风采

【以案说医】王小云:中药内外合治女性顽固性外阴瘙痒案

时间:2021-11-11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

  

  图片

  

  

  

  图片

  

  ▲王小云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学术传承人,国家首批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指导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某女,时年48岁,2018年5月7日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外阴瘙痒反复5年,奇痒难忍,痛苦万分。在多间中、西医院治疗症状反复,未能治愈。月经正常。辅助检查:性激素及妇科彩超未见异常。2017年5月在外院局部活检,病理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变伴白色病变。医生考虑白色病变范围较大,建议手术治疗。患者非常抗拒手术,慕名前往王小云教授处求诊。

  【首诊证候】

  刻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急躁易怒,纳眠可,二便常。舌暗,苔薄白,脉沉弦弱。末次月经2018年4 月19 日,5天干净,量中。

  妇科检查:外阴大小阴唇,阴蒂及肛周皮肤明显增厚及粗糙,病变范围的皮肤白色变,右侧大阴唇中部2个小溃疡灶,未见出血,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未及异常。王教授为排除外阴恶性变,动员患者病灶取组织活检,病检结果:外阴硬化性苔藓变伴白色病变,未见恶性病变。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阴痒(外阴硬化性苔藓)。

  证属:肝郁肾虚夹瘀。

  治法:滋养肝肾,理气化瘀止痒。

  处方:

  女贞子25克,熟地10克,白芍、白鲜皮各15克,白术、当归、防风、淮牛七各10克。服药7 剂,至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

  外治处方:苦参25克,蝉蜕15克,胡麻仁30克,防风15克,荆芥15克(后下),当归25克,素馨花10克,炙甘草15克。7剂,煎煮浸泡外阴,每天1次,每次20分钟。

  【随诊过程】

  二诊:2018年5月15日

  药后患者自述急躁易怒消失,情绪稳定,外阴瘙痒有改善,睡眠好转。妇检:外阴溃疡痊愈,粗糙的皮肤及色素有所改善。由于患者居住外地,上方去素馨花,加菟丝子30克,给予60余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法同前。外用药守上方,用法同上。

  三诊:2018年7月25日

  外阴瘙痒消失,睡眠正常。妇检复查:外阴大小阴唇,阴蒂及肛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未及异常。阴道镜检查:外阴皮肤未及异常。再予上方加减巩固内服治疗月余,水煎服,每日1剂,服法同前。

  随访:至2021年3月16日复诊,治愈3年多,病无复发。

  【按语】

  辨证思路:本案患者外阴瘙痒灼痛伴烦躁易怒,为肝气郁滞,舌暗,苔薄白,脉沉弦弱为肾虚血瘀,故诊为阴痒,证属肝郁肾虚夹瘀。

  治疗经验:本方中女贞子、熟地补肾滋阴,白芍、白鲜皮、白术、当归、牛膝温肾健脾渗湿、行气养血;防风祛风止痒,全方诸药共奏理气疏肝,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之效。在内服药的基础上配合外阴白斑方煎水外用,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当归活血通络、祛风杀虫;胡麻仁、素馨花滋养肝肾、理气通络;防风、蝉蜕祛风解表、胜湿止痒。全方诸药共奏滋肾清肝,理气化瘀、祛风止痒之效。煎药外洗能直接作用于外阴病灶部位,直达病所,内服药物后期以方药缓图巩固,故取得较好疗效。

  临证体会:王小云教授认为本病治疗应着重调理肝、肾、脾,同时遵循“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采用内服与外治、整体与局部、补虚与泻实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王小云教授观察到外阴硬化性苔藓与情志关系密切,故治疗中调畅气机尤为重要。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而藏血,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达之”,故顺肝气之条达,开其郁遏,需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而补肾;而女性无论胎产、先天、情志、房劳,致使气血不足,外阴营养不良,均可致白色病变。血虚之为病,血脱色白,夭然不泽。故养血需补养,气血充足,经脉荣养,外阴滋润,瘙痒干涩无存。临证中需注重配合滋肾养血、活血通络、杀虫止痒之外治熏洗方药,标本兼治,疗效颇佳。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mymkmj/content/post_36357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