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童光东:清热祛湿 芳化活血法治疗黄疸案
▲童光东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首届“十大杏林名医”,深圳市首届卫生健康十大杰出贡献奖,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政府津贴专家。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肝病华南区域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医重点肝病专科协作组组长,国家重点中医肝病专科(卫生部)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胆病重点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医肝病研究所所长。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刘某,女性,1971年5月出生。2019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慢乙肝病史10 年余,既往未定期检查及治疗。诉2018年2月开始出现身目小便黄伴食欲不振,厌油腻,疲乏无力,在我科住院治疗,查肝功能ALT 615U/L,AST 396U/L,TBL 105μmol/L,DBL 65μmol/L,IBL 40μmol/L,ALB38.6g/L,HBV-DNA 定量:6.3E + 06IU/ml。乙肝两对半HBsAg、HBeAg、HBcAb阳性。B超:肝硬化脾大,胆囊壁稍增厚,PT16.5s,诊断“乙肝肝硬化活动期”,经护肝及抗病毒治疗后好转,患者出院后一直存在身目小便黄,复查肝功能TB在2ULN左右。
首诊证候
主诉:身目小便黄伴乏力纳差1年余。
症见:面色微黄,稍晦暗,食欲不振,右胁时痛,腹胀,便溏,小便黄。
既往史:无特殊。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滑。发育中等,营养稍差,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巩膜轻度黄染,黄色较暗,颜面及胸背未见明显毛细血管扩张,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软,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莫非氏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浊音界正常,肝区叩击痛阳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横指可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计算力及定向力正常,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2018年2月我院查肝功能ALT 615U/L,AST 396U/L,TBL 105μmol/L,DBL 65μmol/L,IBL 40μmol/L,ALB 38.6g/L,HBV-DNA 定量:6.3×106IU/ml。乙肝两对半HBsAg、HBeAg、HBcAb阳性。B超:肝硬化脾大,胆囊壁稍增厚,PT16.5s。
【辨证论治】
诊断:黄疸。
证候诊断:阴黄,阳虚湿困。
辨证分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言:“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本病初期为阳黄,虽经治疗,但黄疸仍未完全消退,迁延日久,脾阳渐衰,湿从寒化,脾虚寒湿内阻,胆汁不能循其常到泄越,外溢肌肤发为阴黄。脾虚故见食欲不振、腹胀及便溏等,因肝居胁下,肝胆湿热未清,故见右胁疼痛,黄疸之因虽以湿邪为主,而湿邪困遏脾胃,致使中阳不振,脾阳受损,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血脉,血脉的运行,赖于阳气温煦推动,故阴黄之证,本虚标实,寒湿为标,阳虚为本。
西医诊断:乙肝肝硬化活动期代偿期。
治法:清热利湿,温脾理中。
处方:
茵陈30g,猪苓15g,白术15g,泽泻15g,干姜10g,桂枝5g,熟附片10g,泽兰15g,车前子15g,鸡内金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随诊过程】
复诊:
患者服上方7剂后,身目黄染并无明显改善,且伴有口干口苦及大便干等,舌质淡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进一步详细辨证后认为,患者证系湿热未清,瘀阻中焦,脾失健运,久病以致气虚血滞。遂改变前法,拟以清热祛湿,芳化活血,佐以益气养血。
处方:茵陈30g,黄芪15g,苍术20g,法半夏15g,麻黄3g,陈皮10g,广藿香15g,黄芩10g,丹参15g,木香10g,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车前子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三诊:
患者服用中药7剂后体力好转,食欲增加,腹胀亦好转,小便黄好转,大便软,复查肝功能T较前稍下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前方有效,给予上方治疗。
处方:茵陈30g,黄芪15g,苍术20g,法半夏15g,麻黄3g,陈皮10g,广藿香15g,黄芩10g,丹参15g,木香10g,柴胡10g,白芍10g,当归10g,车前子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四诊:
患者服用上方共14剂后体力恢复大半,食欲亦明显好转,偶感腹胀,小便黄好转,大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查体:巩膜无明显黄染。患者经治疗后湿邪已去大半,后期以疏肝健脾活血为法。
处方:茵陈15g,黄芪15g,苍术20g,法半夏15g,麻黄3g,陈皮10g,茯苓15g,黄芩10g,丹参15g,木香10g,柴胡10g,白芍10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五诊:
患者经中药调理1月余后精神恢复正常,纳眠可,小便稍黄,大便可,复查肝功能TB稍升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患者目前肝功能等好转,给予健脾祛湿,疏肝活血为法。
处方: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5g,苍术15g,木香10g,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溪黄草15g,三七5g,丹参15g,麻黄3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六诊:
患者经上方以逍遥散加减治疗2月余,复查肝功能TB正常,彩超提示脾脏亦正常范围,患者未诉特殊不适。
【按语】
残留黄疸,在临床上又被称作小黄疸,它是由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功能减弱,导致间接胆红素转化直接胆红素的功能减退,再加上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症状不断加重,从而改变了肝组织内部的小胆管、毛细血管的结构,使胆汁在肝内不断累积,造成高胆红血素症长久不退。目前治疗慢性乙肝残留黄疸已发展为一项医疗难题,因其复杂多变的病因和病情,西医还没有治疗残留黄疸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残留患者因其属于疾病后期,故在中医属于阴黄范畴。
《景岳全书》谓:“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即肌肤泛黄,不论色泽鲜明与否,若见舌淡苔白,脉象脉沉细迟,自觉腹痞胀,纳差,大便稀溏等,阴黄无疑。治则当从化湿清利、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温补脾肾论治。又如《景岳全书.黄疸》所言:“阴黄证,全非湿热,总由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继而气血亏虚,故气不生血,血不容肤,所以色败。本例黄疸反复不退已1年余,开始仅从病程考虑,又兼黄疸不重,食欲不振,乏力,腹胀,便溏,舌苔薄白,似为阴黄,且为残黄。故第一次治疗,考虑阴黄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予茵陈术附汤减轻,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无缓解,反倒存在口干及大便干等,故考虑患者系湿热未清,瘀阻中焦,脾失健运,久病以致气虚血滞。遂改变前法,拟以清热祛湿,芳化活血,佐以益气养血,经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期经茵陈等清热利湿退黄治疗后患者湿热之邪逐渐去除,若长期较大剂量使用茵陈会导致脾气更伤,故后期逐步减少茵陈剂量,直至去除,而健脾疏肝及活血化瘀药物在逐渐减轻,经治疗近4个月后,患者肝功能TB恢复正常,症状亦完全缓解。
对于按阴黄论治的基本要点是:应以阴寒湿邪为主证,无明确热象,或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脉沉细,舌质淡者,应当慎用桂附等大热之剂,特别应注意在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正虚邪实的阶段,立法用药更要慎重。■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作者:童光东 主任中医师】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mymkmj/content/post_38349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督导... [2020-09-16]
-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 [2020-09-18]
- 省药监局联合省卫健委... [2020-09-17]
- 凤翔:县市场监督管理... [2020-09-25]
- 省药监局开展秋冬季疫... [2020-09-16]
- 河南积极推动药品第三... [2020-09-16]
- 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09-11]
- 四平检查分局联合市食... [2020-09-11]
- 健全“中华水塔”生态... [2024-11-25]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
- 省药监局召开2024... [2024-11-25]
- 墨卓生物携手世界互联... [2024-11-23]
- “2023—2024... [2024-11-22]
- 金维加赴马鞍山调研指... [2024-11-22]
- 流感季来袭!应对流感... [2024-11-21]
- 全球首款!新品首发!... [2024-11-21]
- 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2024-11-25]
- 健全“中华水塔”生态... [2024-11-25]
- 省药监局召开2024... [2024-11-25]
- 墨卓生物携手世界互联... [2024-11-23]
- “2023—2024... [2024-11-22]
- 金维加赴马鞍山调研指... [2024-11-22]
- 流感季来袭!应对流感... [2024-11-21]
- 全球首款!新品首发!... [2024-11-21]